首页 > 新闻 > 团学 > 正文

[团学论坛]95后世界冠军张志坤:迟到的颁奖典礼 不迟的奋斗青春
2018-01-19 23:10:39   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击:

       2017年12月末的上海,天气有些湿冷。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95后教师张志坤站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讲台上,正在向坐在台下的学生们讲述自己用一万个小时的刻苦钻研,成为专业技术领域领军人物的蜕变过程。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活动了。
  从一个老师眼里的“差生”,到如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兼教练、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得者、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形象大使、中国最年轻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数控铣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张志坤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笨办法”让“后进”变“先进”
  出生在广东省普宁市的张志坤,因为学习成绩不好,2010年初中毕业后就离开家乡,来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习。
  张志坤说,“那时的我还懵懵懂懂,不知道学技能要做什么。”
  “技能”对张志坤来说完全是一个新名词,连数控铣专业也是父亲替他做的选择。
  虽然专业课很难,但是张志坤没有放弃。2011年4月,听到学校准备组建数控竞赛班,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更多知识,还可以参加各种职业大赛,张志坤第一次有了非常想要进入这个班级学习的念头。
  “好像突然找到了方向,我觉得是个机会,决定去拼一把。”张志坤说。
  张志坤报名参加了考试,但是由于基础太差,最后并没有成功入围。“那时我才体会到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恨自己在学校没有用功学习,临时抱佛脚没有意义。”张志坤说。
  对于学习技能的渴望,让生性腼腆的张志坤第一次鼓起勇气,向老师表明了自己希望加入竞赛班的决心。“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竞赛班的老师竟然通知我去报到,我很开心很庆幸,也越发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
  竞赛班一共有120名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淘汰一部分人,只有留到最后才能代表学校去参赛。作为“空降兵”,张志坤一开始几乎看不到任何留到最后的希望。
  “但是我没有被这种现状打败,相反它激发了我想要一争到底的决心。”张志坤心里很清楚,要想留到最后,他必须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自诩不够聪明的张志坤,每天都是所有学生中学习到最晚的,第二天又是最早开始学习的。这种在别人眼里的“笨办法”,让张志坤一直保持不被淘汰。
  班上的学生从120人慢慢减少到不足20人,这让张志坤渐渐看到了希望。2011年寒假,为了能够争夺最后的参赛名额,他放弃了休息,抓住每分每秒在家拼命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春节过后回到学校,张志坤凭借自己娴熟的技术,成功获得了参赛机会,成为了校队的一名选手。
       备战世赛 享受学习技能带来的快乐
  2012年12月,张志坤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因为过于紧张影响了比赛节奏,张志坤在加工零件时出现了失误,只获得了第二名。
  虽未夺魁,但是教练看出了张志坤的潜质,并鼓励他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
  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发展的先进水平、拥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与国内比赛不同,参赛选手需要在国内经历一年多的集训和选拔,最终只有一人能够代表国家去参赛。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志坤十分激动,“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
  为了缓解比赛过程中容易紧张的毛病,张志坤提前一年开始有意识的训练自己。他先后到企业参与实习,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还专门查阅了许多关于心理学的资料。
  2014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备战训练正式开始。经过一年多历练的张志坤,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专业领域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但是在训练中,张志坤还是坚持自己的“笨办法”,“只有反复练习,我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经验,发现更多细节。”
  教练提示要考虑热胀冷缩因素,张志坤就会主动去做实验,反复测量工件在不同温度下的细微变化和参数的对应值。
  每天入睡前、睡醒后,他都会把每天学习训练的知识回顾一遍,深入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最合适的操作工艺。
  在同宿舍的人眼里,张志坤就是一个晚上躺在床上发呆、早上睡醒后依然在床上发呆的“奇怪的人”。但他们不知道,张志坤其实正“痴迷地沉浸在数控铣的世界里,享受着学习技能带来的快乐”。



       迟到的金牌 见证中国数控铣技术登顶世界的荣耀
  经过不断努力和充分准备,张志坤最终顺利拿到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比赛一共三天,每天要制作一个模块,张志坤发挥非常稳定,第一个模块检测仅扣0.1分,第二个模块扣了0.2分,第三个模块,按照评委原先的抽检方式,得到了满分。
  如果不出意外,张志坤将是为中国队摘取首金的人。然而,他的数控铣项目冠军成绩,在世界技能大赛官网上仅公开两个小时,就因评测规则变动需要二次检测而被撤下。而第二次成绩至少要推后一周才能公开,这使张志坤失去了人生唯一一次站在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上的机会。
  “当看到其他伙伴们身披国旗站在领奖台上时,委屈、愤怒、悲伤……各种情绪如潮水般涌来。”其他人都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张志坤只能和技能教练鲁宏勋落寞地踏上归途,开始度日如年的漫长等待。
  好事多磨,10天后,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在官方网站通过视频向全世界宣布,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得者是中国选手张志坤。
  这块来之不易的金牌,不仅是对张志坤努力奋斗的表彰,也标志着中国在精度加工领域的制造能力和装备水平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行列,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教书育人 做一枚播撒技能的“火种”
  面对迟到的荣誉,张志坤没有抱怨,更多的是知足。
  从2010年学习数控铣技能到2015年为国夺金,从一名别人眼里的差生变成了许多人眼中的好学生,从不喜欢学习到善于思考,从迷茫无助到找到目标、实现梦想,张志坤觉得这一路收获的经验和感受远比这块奖牌重要得多。
  比赛结束后,张志坤决定留校任教。相比企业,他觉得教书育人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中国制造的未来需要更多的技能人才。”
  虽然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但是张志坤认为他有自己的优势,“面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会更有耐心,更懂得如何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面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张志坤逐渐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一点一点改进自己的不足。“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人总有不完美的一面,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才让我们懂得要去成长和进步。”张志坤对未来信心满满。
  作为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老师和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教练,张志坤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引导并训练他的学生们。经过两年的训练,在2017年10月,阿联酋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张志坤的学生杨登辉参加了数控铣项目的比拼,荣获了该项目的金牌,同时荣获了“中国代表队国家最佳奖”。
  同样值得庆贺的,是张志坤的弟弟张志斌,也参加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比赛中击败来自日本、韩国、巴西等国的高手,勇夺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冠军,与张志坤成为闪耀“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中国“双子星”。
  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4791万,但人才储备仍然存在缺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0.015到0.04毫米,这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精度要求,比成年人一根头发丝还细。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有老一辈工匠的精益求精,还有新一代青年对工匠精神的发展和传承。
  张志坤表示,“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愿将我的青春和热血献给这份教育事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创造辉煌。”



 栏目编辑:蔺海鹏

 

相关热词搜索:颁奖典礼 冠军 青春 奋斗

上一篇:[团活动态]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志愿者防火防灾宣传进社区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